每个城市,都需要一位深情的观察者
我们经常会和朋友谈论一座城市,也会专程去某个城市旅行,城市到底是什么吸引了我们?我们在谈论城市时,到底在谈论什么?
刘易斯•芒福德认为人类文明的每一轮更新替代,都密切联系着城市作为文明孵化器和载体的周期性兴衰历史。换言之,一代新文明必然有其自己的城市……整个人类的弃旧图新,离不开城市的根本反思和进步。
今天我们循着一本2016年出版的《伦敦传》介绍几本城市的著作,其中不乏几本必读的经典,也有一本硕士论文推荐给大家,相信大家读完,会对自己的城市、社区、街道及其历史有新的认识。
《伦敦传》
彼得•阿克罗伊德著,翁海贞译,译林出版社,2016-5
作者是一名传记作家,写过《莎士比亚传、《狄更斯传》,他会怎样给一座城市写传记,写人尚且难,写城市当是更有挑战。从结构上,作者把伦敦的几十个关键词提取出来,围绕这些地点、事件和情节去展开讲述。从目前的反馈来看,不少书评人给出了五颗星。
《巴黎秘史》
安德鲁·哈塞著、邢利娜译,商务印书馆,2012-12
在该书序言中,作者写道:本书不打算描述巴黎确凿的历史,几百年来,献给这座城市数以百万的文字说明根本没有这个必要。相反,《巴黎秘史》意欲从‘危险阶层’的视角来讲述巴黎的故事。这词通常用来描述这座城市里边缘的、颠覆的因素——造反派、流浪汉、异常性行为、犯罪——他们的经历总是和官方历史不同。”
又说:
“……与《闲逛者》一书不同,本书的地下探险者不仅在找乐子——尽管也没打算过——而且还在寻找城市一些地方的意义。他企求沉醉,故意失去方向,让自己迷失在城市中以便重新找到回家的路。当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时,那些建筑、道路、街示、广场和公共场所的新旧含义便揭示出来了。”
将《伦敦传》和《巴黎秘史》放在一起来读,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或许会有一些框架上的调整。这两本书都厚达五六百页,要把城市的故事讲清楚,好像很难压缩篇幅。
《癫狂的纽约:给曼哈顿补写的宣言》
雷姆·库哈斯著,唐克扬译,姚东梅译校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5-9
库哈斯认为“曼哈顿的建筑是一种拥塞的开拓之范型,曼哈顿已产生自己的大都会都市主义――拥塞文化”,并提出了拥塞文化的三个定理:格子(Grid)、脑前叶切开术(lobotomy)、分裂(schism)。到底他是怎样具体来阐释的,不妨读读这本书。有人称珠江新城已经有点曼哈顿的样子了,读者不妨拿库哈斯的理论来审视一番。
《纽约史》
弗朗索瓦·维耶著,吴瑶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,2016-7
作者是一名工作在巴黎的社会学家,全书按照时间线索来讲纽约的经济、政治、人口、城市规划与建设、社会结构、多元文化。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属于“城市学编译丛刊”,这套丛书中的其他几本也值得关注。
《汉口: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(1796-1889)》
罗威廉· 鲁西奇著,罗杜芳译,马钊、萧致治审校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6-9
海内外史学界研究中国新城市史和社会史的代表作。
《成都公共空间、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(1870-1930)》
王笛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-12
该书是再版,从作者介绍来看,作者王迪已经离开四川大学,到澳门大学任教职了。王笛是罗威廉的学生,这本书是其代表作。
《茶馆: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(1900-1950)》
王笛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-12
生活在成都的书评人对这本书是这样描述的:
《茶馆》像一台高倍显微镜,细致地揭示出茶馆在成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:茶馆是私人生活的延展,成都人在那里喝茶、刮胡子、洗脸、掏耳朵,茶馆也是公共生活的终端,成都人在那里听书、看戏、聊天、臧否人物、议论时政;茶馆是社会生活的缩影,上演日常纠纷、行业争斗以及暴力仇杀的戏剧,茶馆也是政治斗争的堑壕,国家权力的挤压、下层民众的消极抵抗,各种力量在此反复拉锯。而这些历史图景的重构,得益于王笛的“微观史学”以及生动手笔。
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》
简·雅各布斯著,金衡山译,译林出版社,2006-8
如果没有读过这本书去谈论城市,可能会被专业人士耻笑吧。中国很多城市的发展,是违背作者的理论的,读完徒有无奈。
《城市发展史——起源、演变和前景》
刘易斯·芒福德著,宋俊岭、倪文彦译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5-1
刘易斯·芒福德被他的读者称为“多才多艺还兼做花农的大佬”。他对城市的深刻认识和书写,影响深远,被誉为“城市之子”。对比来看,我们的“城市之子”在哪?
《青岛老城的街道与生活》
石峰著,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
这是一篇硕士论文,但对青岛的研究颇有见地,期待广州也有类似的硕士论文,这比多建几座高楼,在广州的城市发展史上更为紧要和紧迫。